不知道在你的經驗裡,「完美主義」是助力,還是阻力?你想像的「完美」是什麼模樣?
很多時侯我們或許無法說得清楚,若與他人核對,彼此對完美的想像也不盡相同。
但是這心中想像的「完美模樣」卻深刻存在於我們的心中;猶如腳鐐束縛了我們對外的行動,而「追求完美」也成為我們逃避面對現實與挑戰時,看似合理的避風港?
研究指出「完美主義傾向源自幼兒時期的養成」。
發現完美主義傾向和「過度要求表現完美」的照顧者管教方式有關。
特別是:「過度保護」、「心理控制」的互動方式,很可能形塑出孩子不健康的完美主義思維,使孩子更害怕經歷失敗、探索世界。
「完美主義」有著美麗的外在魔力、令人著迷,多數的成功者、資優生、運動員、藝術創作者往往與完美主義特質有高度的相關,且為「完美主義的信仰者」。
但同時,也有許多人因為完美主義而感到憂鬱焦慮,為其困擾不已;例如:設定了過高與不合理的目標而弄巧成拙,一旦沒有完成這不合理的目標時,則開始不停否定自己,認為自己等同於失敗、沒價值的人。
進而引發「身心症狀」卻不自知,包含偏頭痛、冠心病、潰瘍性結腸炎,到憂鬱症、飲食疾患、強迫症、焦慮症,及自傷和自殺行為。
/
這樣的自我苛求,使得完美主義者在力求完美的過程中,很容易削減自我價值、耗損自尊,降低生活與關係的滿意度。
變得更加無法容忍任何瑕疵與承擔失敗的風險、變得過度擔憂事情會做不完善,或對自己所做的行為感到懷疑,認為自己會遭來他人的負面評價、恐懼自己會被他人嘲笑,而出現「害怕成為笑柄的恐懼」,以及「害怕成為愚蠢對象」等現象。
這些因素將阻礙他們完成更實際、更能夠達成的目標,而限制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動作,甚至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人際社交、團隊合作,成為完美主義者持續於心中的不安負擔。
/
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形,且容易浮現猶豫不決、拖延推遲、自我設限、消極無動力,及常常有羞愧、罪惡感等慣性意識,且感到困擾、影響生活品質,或許可以進一步探討這些感受,從中找尋對你心理本質的意義,進而走向你心中的完美。
・・・
謝謝你看到這裡。
「完美主義」是個複雜,且同時具有多層面的向度結構;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潛能,可以幫助我們,但同時也可能過於用力而限制了我們行動。
要清楚界定任何心理狀態一直是項艱鉅的任務,隨著不同學者的研究發現,也會有持續性的修正,我希望藉由自己消化過後,能以更簡單的方式傳遞這些特質面貌,讓大家能有更多對自己、彼此心裡內在的理解線索。
像是心理內耗系列的完美主義文章,能讓你更理解追尋完美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態,或是也許你現在毫無動力、不敢行動,也可能是完美主義在背後作祟?
期待閱讀後的你,和對這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們,能和我分享相關新的研究與資訊!願完美主義成為我們內在美好的驅動力,為我們開啟更多美好的挑戰。
/A healing space💡
Comentários